一、前20大機場寬體機情況(含外航)
2019上半年,前20大機場在5月寬體機的航班量最多,寬體機航班量的月度波動與飛機定檢、每月天數存在一定的關系。寬體機航班量占比總體處于上升趨勢,6月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最高,達12.81%。
進一步觀察前10大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情況,可以發現北京首都機場在4月占比最高,隨后有所下降。上海浦東機場寬體機航班量占比趨勢較為平緩,上海虹橋機場在2月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有個低谷。廣州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在4月占比最高,隨后有所下降。成都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在2月占比最高,隨后有所下降。深圳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呈小幅上升趨勢。
從前20大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觀察,北京首都、上海浦東、廣州白云、上海虹橋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依次位列前四。寬體機航班量排名與吞吐量排名存在較大差異,其中上海虹橋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提升4位,高于成都、深圳、昆明、西安機場;天津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提升6位;海口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提升4位。而鄭州的寬體機航班量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下降6位,昆明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下降4位。
從前20大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觀察,北京首都、上海浦東、上海虹橋、廣州白云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依次位列前四。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與吞吐量排名存在較大差異,其中上海虹橋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提升5位,高于廣州、成都、深圳、昆明、西安機場;杭州、廈門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提升3位;天津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提升10位,排名變化最大;海口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提升6位。昆明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下降8位;西安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下降5位;南京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下降4位;鄭州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下降6位;長沙機場的寬體機航班量占比排名相較于吞吐量排名下降3位,這些機場仍需適當加大寬體機投入。
二、國內航司寬體機執飛情況
截至2019年6月底,國內航空公司擁有寬體客機共452架,其中數量最多的是A330達242架,約占53.5%。除A330外,有5架A380,24架A350,10架B747,60架B777,97架B787。
2019上半年,寬體機執飛國內航線(除去國際航線,保留國際經停航線的國內段)共173條,其中北京首都-上海虹橋航班量最高,其次為北京首都-廣州,北京首都-深圳、北京首都-成都、上海虹橋-廣州,以上5條航線的航班量均超過6000班。在寬體機執飛的國內航線航班量TOP15中,多數為十大機場間的航線,此外還有北京首都-三亞、北京首都-海口以及高原航線成都-拉薩。